張家界民俗風情

土家族簡史——土家族的起源與早期發(fā)展

更新時間:2018-03-19 12:08:34 來源:www.73ru4okq.cn 編輯:okzjj.com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
張家界旅游網(wǎng) 公眾微信號

    第二節(jié)  土家族的起源與早期發(fā)展
  
    一、湘鄂渝黔邊區(qū)古人類活動的遺跡
  
    湘鄂渝黔四省接壤地區(qū)的人類社會歷史,隨著該地區(qū)古人類及伴生動物群化石的發(fā)現(xiàn),已較我國古文獻記載的時代大大提前,證明這個地區(qū)遠古時代就有人類活動。
  
    我國古人類學者于1970年夏,在建始縣高坪龍骨發(fā)掘出南猿、巨猿和20多種伴生動物的化石。其中,在和巨猿化石同一層位里,發(fā)現(xiàn)有3顆高等靈長類的下臼齒化石,另外,在巴東縣中藥材經(jīng)理部發(fā)現(xiàn)1顆下第一臼齒化石。這4枚化石經(jīng)有關古人類學者鑒定,確認是南方古猿類的4枚臼齒化石。這些牙齒的大小和形狀與巨猿或大猩猩的下臼齒不同,與齒冠咬合面脊紋復雜的猩猩和黑猩猩的下臼齒也不同,具有齒冠褶皺比較簡單,齒尖較尖較高,齒冠較長,牙齒碩大等特點,可能與南猿較為接近。南猿隸人科,其地質年代為早更新世晚期。鄂西建始、巴東等地南猿的發(fā)現(xiàn),說明了鄂西遠在更新世的遠古年代,可能已有最早的古人類在那里生存活動。
  
    1956年,在長陽縣下鐘灣的一穴堆積中,發(fā)掘出以1件殘破的左上頜骨和1顆左下前臼齒為代表的“長陽人”化石。長陽人的上頜骨鼻腔底壁不如現(xiàn)代人那樣彎曲;齒隆凸顯著,上端超過其鼻腔底,可見其齒根發(fā)達;上頜骨間保存的前臼齒碩大,臼齒雖已磨耗,可是仍能看見其咬合面上的許多皺紋。“長陽人”上頜骨腭面凹凸不平,其門齒孔與上頜間縫距離很短等,已具有現(xiàn)代人的性質。雖然上頜骨并不完整,但是,依然可以窺視出其鼻前棘不發(fā)育的情況,其梨狀孔約28毫米,較寬,可說與黃色人種較為接近。“長陽人”化石是晚更新世早期的古人類化石,“長陽人”則為舊石器中期的古人類。在長陽一帶距今10萬~15萬年之間,已有古人類在今清江流域繁衍生息。
  
    在土家族地區(qū)近年來發(fā)現(xiàn)了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。1973年夏,在瀘溪縣的浦市二中和五里洲,發(fā)現(xiàn)2處新石器時代遺址,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。浦市二中遺址中獲得石斧27件(其中有大型、厚重、橫斷面近圓形,多打制、少磨制的石斧17件)、石錛1件、槌擊器5件、石鋤5件,陶器有泥質紅陶、灰陶和夾砂粗紅陶,其可辨器形有泥紅黑灰缽、泥黑光盆、小口或折口罐、黑陶蓋、灰陶豆等。從石器陶器特點推斷,可能相當于龍山文化時期,在遺址鍋底形灰坑內,有螺螄殼和燒過的獸骨等,說明這些人類可能以漁獵為生。
  
    麻陽縣火車站新石器時代遺址是近十年來在湘西地區(qū)發(fā)現(xiàn)的新石器遺址之一。該遺址出土了眾多石器、陶器。其中,石器有石斧、石錛、石鋤、石鉆、石錘、石鑿等,陶器則有夾砂紅陶、夾砂碳黑陶及紅陶、白陶,還有部分陶衣。紋飾有幾何印紋、旋紋、亂繩紋等。器形有釜、罐、盆類,不見三足器、尖鼎器和平底器。陶質多夾砂陶,多幾何紋,時期數(shù)量多,器形厚重,有打制的大型石鋤。該遺址的時代大體相當于大溪文化的早期。
  
    1978年5月,在龍山縣里耶溪口臺地,發(fā)現(xiàn)新石器遺址。該處東西長約50米,南北寬約100米,堆積層約0.3~0.1米之間,積土呈灰褐色。遺存石器有磨制長方形石斧、刮削器、磨石棒及打擊石片、石料等半成品,陶片為泥質黑衣和紅衣,可辨器形為盒、盆、罐、豆,器飾多粗繩紋、竄紋、網(wǎng)結紋、蘭紋、劃紋、條紋、方格紋、菱紋等,其為新石器時代遺址是完全可以肯定的。
  
    大庸縣(現(xiàn)張家界永定區(qū))古人堤遺址,長約1公里,文化層最高處為1米多。據(jù)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工作隊判明,該遺址下層屬原始社會晚期文化。
  
    湘西地區(qū)和沅水中上游,屬屈家?guī)X文化時期的新石器文化遺存有懷化石高坎壟遺址。該遺址出土的石器有長條形的大型有肩石斧、小型的近方形石斧、帶肩石錛、圭形石鑿、石刀、石鏟、紡輪等。陶器有大型單耳罐、單耳和雙耳直壁杯、曲腹杯等。器形較大,輪制,多黑皮陶系,飾有凸、凹弦紋,有少量彩陶。高坎壟遺址的文化屬性與屈家?guī)X文化有密切的關系,同時又保留了自己區(qū)域性的文化風格。
  
    近年來在湖北長陽縣武落山北麓的固倉坪,獲得磨制石斧2件。頭巖西腳偏巖屋石室內藏有天然石斧、尖狀器等。五峰縣的長東坪、橋河、漁洋關,利川縣的大塘等地,都有新石器出土。
  
    從上述石器時代的人類活動遺址及其出土文物來考察,還無法斷定其族屬問題,但作為現(xiàn)今土家族地區(qū)的遠古先民,這些石器時代的古人與土家族存在著淵源關系則是無疑的。
  
    二、土家族的傳說時代
  
    西漢時劉向在所撰《世本》-書中,可能根據(jù)巴人對自己祖先的歷史追述,記載了關于“廩君”的傳說:“廩君之先,故出巴郡南郡蠻,本有五姓:巴氏、樊氏、?。ㄒ魧彛┦?、相氏、鄭氏,皆出于五落鐘離山。其山有赤黑二穴。巴氏之子生于赤穴,四姓之子皆生黑穴。未有君長,俱事鬼神,乃共擲其劍于石,約能中者,奉以為君。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,眾皆嘆。又令各乘土船,約能浮者,當以為君。余姓悉沉,惟務相獨浮,因共立之,是為廩君。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。鹽水有神女,請廩君日:‘此地廣大,魚鹽所出,愿留其居。’廩君不許。鹽神暮輒來取宿,旦即化為蟲,與諸蟲群飛,掩蔽日光,天地晦冥。積十余日,廩君(思)  [伺]其便,因射殺之,天乃開明。廩君于是君乎夷城,四姓皆臣之。廩君死,魂魄為白虎,巴氏以虎飲人血,遂以人祠焉。
  
    這個樸素的并帶有某些神話色彩的傳說,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巴人的起源、遷徙及其經(jīng)歷過的漫長的原始氏族公社的歷史。“廩君之先,故出巫誕”,“誕”即“蜑”,許慎《說文解字》釋“蜑”為“南方夷也”,說明廩君之先,是“南夷”的一種,即以后“南蠻”的一個族類。“巫蛋”是以地名族,指“巫”地之夷。楚巫郡的郡治“在夔東一百里”,即漢代的巫縣,主要指三峽周圍地帶,南抵清江和武陵部分地區(qū)。
  
    廩君傳說比較明確地反映了巴人經(jīng)歷過的原始社會的概貌。巴人最早居住在武落鐘離山,即今長陽縣境內。《水經(jīng)注》卷三十七記載:佷(音“恒”)山縣附近有石穴,相傳是廩君擲劍處。佷山縣,漢置,今長陽縣境。唐代杜佑在《通典》卷一百七十五中記巴山縣(今長陽)“武落中山有石穴,即廩君拂刃處。又有夷水,即廩君乘土船所也”。“武落山一名難留山,在縣西北七十八里,本廩君所出也。”這些記載說明巴人早期的活動區(qū)域在湖北長陽縣一帶。
  
    “巴氏之子生于赤穴,四姓之子皆生黑穴”,說明巴人最早曾經(jīng)歷過穴居生活。經(jīng)過漫長的歷史發(fā)展,到了廩君時代,已進入父系氏族階段。巴氏、樊氏、暉氏、相氏、鄭氏是逐漸繁衍而成的五個氏族。他們“未有君長,俱事鬼神”,以擲劍和乘土船的原始民主形式,推舉“能中者”和“能浮者”為氏族的酋長。于是最有本領的巴務相受到其他四個氏族的擁戴,共立為氏族或部落首領,由五個氏族聯(lián)合起來的氏族聯(lián)盟或部落聯(lián)盟已經(jīng)形成。
  
    這個聯(lián)盟形成后,開始遷徙,“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”?!端?jīng)注》載:“夷水,即假山清江也。水色清照十丈,分沙石。蜀人見其澄清,因名清江也,昔廩君浮土舟于夷水,據(jù)捍關而王巴”。鹽陽,史書上不見其名,惟北周置鹽水縣,故城在今恩施縣治東四十里,唐廢置。恩施縣的清江曾名鹽水,唐李賢注《后漢書》說:“施州清江縣水,一名鹽水。”鹽陽可能在鹽水之陽,即清江北岸,今恩施縣境(有人認為,鹽陽在長陽縣的白虎城)。廩君率領各部行至鹽水,與居住該地以“蟲”為圖騰崇拜、處于母系氏族的鹽神發(fā)生沖突。廩君和鹽神斗爭的傳說,雖帶有某些神話色彩,但它曲折地反映了巴人在其漫長的發(fā)展中,曾經(jīng)歷過父系氏族戰(zhàn)勝母系氏族的歷史過程。
  
    廩君戰(zhàn)勝鹽神后,占據(jù)了“魚鹽所出”的廣大地區(qū),定居于夷城。夷城名不見史載,可能在夷水,即清江沿岸立城。“廩君于是君乎夷城,四姓皆臣之。”這里所指的“君”與“臣”,還很難說有國家產(chǎn)生后的“君臣”含義,從整個傳說的內容看,“君”與“臣”反映了氏族聯(lián)盟或部落聯(lián)盟的關系。“君”系指氏族聯(lián)盟或部落聯(lián)盟首領,“臣”指氏族酋長。因此,這個時代的巴人尚處于原始社會的氏族聯(lián)盟或部落聯(lián)盟階段。“廩君死,魂魄世為白虎”。于是,白虎就成為巴人的崇拜神,并以“人祠祭祀”。
  
    三、巴人的早期活動
  
    巴的出現(xiàn)最早見于殷墟甲骨文。在《殷契粹編》、《殷墟文字乙編》、《殷墟文字丙編》中,有五片提到“巴方”,即巴氏族的居住地。商代武丁時,婦好伐巴方,說明武丁之前就有巴氏族存在。
  
    公元前11世紀,巴人參加武王伐紂的戰(zhàn)爭,以“勇銳”著稱,載入史冊。殷周之際,巴人主要活動于江漢之間。“巴、濮、楚、鄧,吾南土也。”而《正義》解釋:“巴、濮、楚、鄧,中夏之國;惟濮為遠夷耳。”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當時巴人的主要活動地域,與殷地不會相距太遠,否則很難參加武王討紂戰(zhàn)爭。
  
    武王克商后,開始大量分封諸侯,封其親族姬姓于巴地,名巴子國?!度A陽國志·巴志》中說:“武王既克殷,以其宗姬封于巴,爵之以子,”反映出周王朝要加強對巴人的統(tǒng)治。從此以后,巴人與中原地區(qū)保持著一定的聯(lián)系?!兑葜軙?middot;王會篇》記載:“巴人以比翼鳥(至)。”說明巴人參加了周朝的諸侯集會,并貢獻方物。在以后的文獻記載中稱渝東、鄂西一帶為巴子國。晉人常璩在《華陽國志·巴志》中說:“巴子時雖都江州(今重慶),或治墊江(今合川),或治平都(今豐都),后治閬中(今閬中)。其先王陵墓多在枳(今涪陵),其畜牧在沮,今東突硤下畜沮是也。……故巴亦有三硤”可見巴人以渝東、鄂西為主要活動區(qū)域。
  
    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各諸侯國稱霸爭雄,社會動蕩不已,以渝東、鄂西為主要活動區(qū)域的巴人勢力,消長變化較大。春秋初,楚僅地方千里(戰(zhàn)國盛時六千里),“楚西之國庸為大,庸之西接巴,巴接于蜀,此春秋時代西南之大校也。”巴國的東西與鄂西竹山古上庸之地的庸國接壤,并與河南南部的鄧國鄭、鄂西當陽東南的權國等相鄰。巴楚為鄰,時和時戰(zhàn)。公元前703年春,巴子、楚子都想與鄧國修好,均派出使者報聘前往,結果,使者遭害,聘禮被奪;楚子復遣使往鄧,又遭拒絕。于是,巴楚聯(lián)師圍邶,鄧師援邶,三次擊退巴楚聯(lián)軍的圍攻,但最后在巴師與楚師夾攻中,“鄧師大敗,邶人宵潰”。可見,巴楚和好,勢力并不強大,仍在江漢之間繼續(xù)活動。
  
    公元前676年,楚要巴伐申,引起巴人震動。這時,巴人已開始逐漸強大,不僅不應邀出兵北上,反而派軍攻打被楚遷那處(鄂荊門東南)的附庸國“權”,一直打到那處城門,楚尹游水逃命,遂占領那處,并繼續(xù)向楚都郢挺進。魯莊公十九年(公元前675年)春,楚于津(今枝江)設防,巴師的攻勢才被遏制下去。巴楚雖曾和好了一段時間,但彼此勢力稍有增強時,又互相爭斗起來。城濮之戰(zhàn)以后,楚軍遭到秦的打擊,而有所削弱;巴又與秦修好,以保存和壯大自己的地位。
  
    公元前661年,“楚人、秦人,巴人滅庸。”巴人滅庸之后,獲得庸人和古魚國(今奉節(jié))部分地方,再次打開渝東與鄂西相通的夔峽大門,勢力更加強大。公元前5世紀,楚共王與巴姬結君長”,并以秦女下嫁巴人首領,對巴人進行籠絡。接著,秦又奪取被楚占據(jù)的巴人故地——黔中、巫等地,因而,秦楚之間的斗爭更加劇烈,公元前312年和前299年,秦曾兩次乘機要挾楚割黔中。公元前277年,秦取巫郡及江南地為黔中郡??墒牵文?,楚以重兵反攻秦軍,又奪回該地,直到公元前223年,秦滅楚,南郡、巫郡、黔中郡的巴人成為秦的編民。
  
    四、定居在湘鄂渝黔邊區(qū)的巴人
  
    秦滅巴以后,巴人的勢力急劇衰落,有的被迫遷徙。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(zhàn)爭中,曾利用英勇善戰(zhàn)的巴人平定三秦,戰(zhàn)后,有的遣回,有的移居于商洛之地。東漢建武二十三年(47年),“南郡潳山蠻”雷遷等巴人反抗東漢王朝的統(tǒng)治,東漢王朝派劉尚率軍鎮(zhèn)壓,并將七千多人遷往湖北江夏(東漢郡治在今云夢縣東南)一帶,被稱為“沔中蠻”。東漢永元十三年(101年),“巫蠻”(今巫山)許圣等又起而反抗,這部分巴人亦被迫遷至江夏。到了南北朝時,江夏一帶的巴人發(fā)展很快,逐步活動到湖北東北部和河南東南部,被稱為“荊雍州蠻”、“豫州蠻”、“五水蠻”。但是經(jīng)過長期的歷史發(fā)展,春秋戰(zhàn)國時散布和活動于廣大地域的巴人,以及以后遷往江夏和湖北東北部、河南東南部等地的巴人,大都融合于漢族,小部分融合與之近鄰的其他民族,只有定居于湘鄂渝黔接壤地帶的巴人才是土家族的先民。
  
    秦滅巴之后,定居于湘鄂渝黔毗鄰地區(qū)的巴人,雖然經(jīng)歷了歷代王朝更迭和戰(zhàn)爭變亂,但是他們基本上沒有大的遷徙,一直比較穩(wěn)定地生活于這一地區(qū),繁衍生息,延綿不斷。考古發(fā)現(xiàn)和大量的歷史文獻都充分證明,土家族的先民是定居在湘鄂渝黔邊的巴人。
  
    1.巴人以虎為崇拜神。新中國成立前后在今土家族及其鄰近地區(qū),發(fā)現(xiàn)了大量以虎飾為主要特征的巴人文化遺物,其中有巴人的軍樂虎紐鋅于。齊建元中(479-482年)巴蛋所居涪陵郡(今酉陽、黔江一帶)的田健住地,曾獲一錞于,當?shù)厝艘詾樯裎?,奉祀之。宋代的《宣和博古圖說》載十九镎于,中虎錞七,其最大者重51斤,小者7斤。但未載發(fā)現(xiàn)地點。宋淳熙十四年(1187年),在慈利縣周赧王墓旁五里山的古壕中,發(fā)現(xiàn)虎紐錞于1件。紹興三年(1133年),長陽縣發(fā)現(xiàn)重35斤的虎錞。清嘉慶九年(1804年),施南府發(fā)現(xiàn)“大小二虎錞,大者五十余斤,小者二十余斤,形制悉與(宣和)圖說相合。”1804 1921年間,“施南長陽附近屢獲此錞,殊不可解”。新中國成立后,長陽縣武落山下、清江南岸西上幾里處出土1件完整的虎錞。五峰、巴東、建始、恩施、利川等縣出土虎錞10余件。龍山、保靖、花垣、瀘溪、慈利、石門等縣發(fā)現(xiàn)錞于27件,其中虎紐錞于22件,蛇紐與馬紐各2件。紐不明者1件。最近,桑植、保靖、吉首等縣又出土大量巴文化遺物,其中亦有虎錞。除虎錞外,尚有銅戈、銅劍、銅鉞等器物,大多飾有虎紋。湘西、鄂西出土的大量帶有虎飾的器物,考古工作者斷定為戰(zhàn)國時期至西漢初期的巴人遺物,與重慶涪陵小田溪、四川巴縣冬筍壩和廣元縣寶輪院出土的巴人遺物,在造型、紋飾和風格上一致。這絕非歷史的偶然巧合。具有巴文化典型特征的虎飾文物,集中出土于湘鄂渝黔邊地區(qū),正是巴人定居和活動的歷史見證。
  
    2.巴人重祀之俗相沿很久。明萬歷年間,永順土司祭祀時,“殺人亦獻首于其廟。……聞楚徼外,保靖、石柱、酉陽諸土官皆然”。此說雖無更多史料佐證,但應該說是巴人遺風。土家族在歷史上同時有過敬白虎和趕白虎的信仰,因為他們的先人認為有兩種白虎神,一種是“坐堂白虎”,它是好神,每戶都得有白虎堂,敬它求其保佑;另一種是“過堂白虎”,它是惡神,如它跑到哪戶過了堂,就得請土老師去其家趕過堂白虎。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白虎神,都與定居于此的巴人崇虎的原始信仰有關。隋唐之際,定居于湘鄂渝黔邊的“蠻”人,還較為完整地保存著自己的語言和風俗習慣?!端鍟?middot;地理志》中說雜“南郡、夷陵……沅陵、清江……諸郡,多雜蠻左,其與夏人居者,則與諸華不別。其避處山谷者,則語言不通,嗜好居處全異,頗與巴渝同俗”。巴人的某些文化和風俗習慣長期延續(xù),歷久不衰,直至新中國成立前土家族保存的跳喪、擺手、竹枝詞,以及重祠祀、敬鬼神等文化和風俗,都與巴人有著承襲的關系。
  
    3.土家族地區(qū)至今還保留著不少有關“巴”的地名。長陽、巴東都傍巴山筑城,施南府衛(wèi)城南二里有“巴公溪者,相傳郡南有巴公塚,昔有巴國大柵王世葬于此,或呼為巴公山也”。現(xiàn)在,恩施地區(qū)仍有巴西壩、巴勇、巴息,長陽縣有巴山河、巴王沱、巴業(yè)山等古地名。巴人語言雖早已消失,但從個別詞匯中還是有線索可尋的。夔峽地區(qū)漢代有大量巴人居住,揚雄少時曾在此地度過,他作《方言》中說:“虎、陳、魏、宋、楚之間,或謂之‘李父’;江、淮、南楚之間,謂之‘李耳’。”今土家語中稱虎為“李”,稱公虎為“李爸”,母虎為“李你嘎”。漢人把“李爸”記為“李父”,“李你嘎”記為“李母”。鶴峰州的“李虎坡”應是巴語與漢語的混合地名。這種語言相混的情況,在施州還是比較多的。南宋王象之所撰《輿地紀勝》中說:“施之地雖雜夷落,稍近華風,故鄉(xiāng)者則蠻夷,巴漢語相混。”
  
    4.從西漢末“武溪夷”田強開始,到明末清初,活動在湘鄂渝黔邊地區(qū)而被稱為“蠻”或“夷”的田、向、覃、冉、彭等氏首領,一直綿延不斷,見于各代史冊。這些姓氏的首領在歷史上雖然出現(xiàn)的時間先后不同,勢力消長時有變化,但是,他們始終在這一地區(qū)繁衍生息,經(jīng)過長期的發(fā)展成為強宗大姓。田、向、覃、冉、彭等姓正是現(xiàn)今土家族中人口眾多的主要姓氏。這不是偶然的巧合,而是歷史發(fā)展的必然結果。
  
    綜上所述,可以看出,土家族是由定居于湘鄂渝黔四省市接壤地區(qū)的巴人經(jīng)過長期的發(fā)展,逐步形成為單一的民族。但是,土家族發(fā)展過程中也融合了與之鄰近的部分其他民族,包括遷徙進去的少數(shù)漢人和其他少數(shù)民族成員在內。
  
    研究土家族的來源,必然涉及唐末五代時崛起于湘西、割據(jù)稱雄、世代延續(xù)、建立了八百余年土官土司世業(yè)的彭士愁的族屬問題。一般認為彭士愁是彭瑊之子,從江西吉安府遷來的漢人,其主要根據(jù)是明正德年間永順宣慰使彭世麒所撰的《永順宣慰司志》。但該書現(xiàn)存的殘本中,彭士愁之父及其以下多代,俱已失散,無從查考。而彭世麒建祠時劉健為其作<世忠堂銘》文中說:“唐之季世,亂起民憂,有諱瑊者,刺史辰州,族人戴之,愿立其子。事聞于朝,朝議順旨。自是,子孫官守其地。”明確說明彭瑊為其始祖。光緒《龍山縣志》卷六說得更加具體:“土人家乘稱:其先有志蠻頭吳著沖,……因延江西吉水縣彭氏助理,彭氏以私恩結人心,日漸強盛。至彭瑊,謀逐著沖,著沖敗走猛?,{復率眾擊之,遂匿洛塔山。時有漫水司(今隸湖北來鳳縣)土官之弟向伯林,骨肉不和,歸瑊。城令伯林攻吳著沖,著沖困死于洛塔山,瑊以洛塔之地酬向氏,余土歸城。……又有惹巴沖者,與吳著沖結為兄弟,……后亦為瑊所并。城于梁開平間歸順,命為溪州刺史,子彥唏(一名士愁)為靖邊都指揮使,守溪州刺史。”依據(jù)上述資料證明彭氏原系漢人是不可靠的。
  
    對彭氏譜序中彭士愁先世的真?zhèn)?,早就有人提出質疑。乾隆《永順府志·雜記》中對《保靖司家乘》把彭氏之先追述至唐懿宗進士彭輔時說:“彭輔之說,……子孫夸大其先人,恐未足憑也。”譚其驤教授撰文認為彭士愁為“蠻族血統(tǒng)”,與彭玕、彭堿“為風牛馬之不相及,斷乎為絕無關系者也”。
  
    大量的歷史資料證明彭士愁不是漢人,而是溪州“土著”。從五代時彭士愁與馬希范訂立的《復溪州銅柱記》中可以看出,在彭士愁之前,彭氏在溪州的勢力早已強大,自署或襲職州刺史的已不乏其人。在《復溪州銅柱記》題名的19人中,有彭氏8人,而其中以“前溪州諸軍事守溪州刺史”職名的有彭允瑫、彭師佐2人。可見彭士愁之前擔任溪州刺史的不是彭瑊?!顿Y治通鑒》卷二百八十九頁載:“蠻酋彭師暠降楚,楚人惡其獷直”,明確指出彭士愁之子彭師嵩(應作師杲)為少數(shù)民族?!杜f五代史》卷一百三十三直稱彭士愁為“溪州峒蠻”。南宋陸游在《南唐書·彭師瑊傳》中說“師暠不知其家世”。如果彭瑊確系彭師暠的祖父,曾任辰州刺史,又系當時江西的名門望族,彭師暠何以忘其祖先?“不知其家世”,似乎難以理解。清人王士禎在談《復溪州銅柱記》的按語中,根據(jù)陸游《南唐書》敘述了彭師暠與馬希崇的關系后說:“然則彭氏雖溪蠻,乃馬氏之忠臣”?!端问?middot;西南溪峒諸蠻上》中說:“北江蠻酋最大者日彭氏,世有溪州。”元明之際的史籍中稱彭氏為“蠻”的更是不勝枚舉。
  
    另從彭氏譜系中可以看出彭士愁的后代有以土家語取名的。永順司系傳至第七代,有彭福石寵之名;保靖司系傳至二十二代后,有彭藥哈俾(又名藥司徒)、彭麥谷踵、彭大蟲可宜、彭南木處(或忤)等名。土家語呼“長官日沖,又日送,又日踵,又日從”。顯然這些名字是土家語。這些資料都直接或間接地證明彭氏之先是“土著”,而非漢人。
  
    彭瑊是否進入湖南擔任過辰州刺史?在史籍中,只有《楚紀》中說:“開平四年,吳敖駢圍赤石,辰州刺史彭瑊調所部征之,被執(zhí)不屈,闔門遇害。”而《資治通鑒》卷二百六十七所載與此截然相反,“梁開平四年六月,……吳水軍指揮使敖駢圍吉州刺史彭殲弟瑊于赤石,楚兵救瑊,擄駢以歸。”與《十國春秋,吳世家》所載相同。其他有關五代諸史均無彭城曾任辰州刺史的記載。因此,《楚紀>中說開平四年彭瑊當辰州刺史,是不可靠的。彭城被吳軍圍困于江西吉州赤石,何以能到千里之外的湖南辰州去當刺史?這也是難以解釋的。
  
    彭世麟修譜時,把自己的先世追溯到彭瑊,究其原因,主要是在長期的民族壓迫下,為了避免民族歧視,抬高自己的門第,有利于其家族的世襲統(tǒng)治,攀附歷史上的名門望族,作為自己的始祖。這種現(xiàn)象,在土家族現(xiàn)存的其他姓氏的族譜中,也不乏其例。

張家界旅游網(wǎng)

  免責聲明: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,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(wǎng)編輯或轉載稿件,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(jīng)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分享到:

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
分享到: